圖:服務的最後一天買蛋糕給小和尚吃
作者:Lizzy/2024年 尼泊爾短期志工
照片由作者提供
想要看世界的決心,想要接觸不同的世界,多點刺激以及不同的感受與體驗。同時也想要為這世界做出一點點什麼。想趁年輕時多看看世界,我是那種一想到什麼就會去做的人,因為現在想做的事未來未必會想要再做,那何不just do it now? 不要留下遺憾或後悔沒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我的服務單位是在尼泊爾的Shri Gautam Buddha Vihara Gonpa,到寺廟教小和尚英文。我教導了十幾個不同年齡層的小和尚,他們的英文程度大不相同卻同時要在同一個班一起上課。而他們的名字對於我們這些外國人來說非常難發音也很長,很難一次把每一位小和尚的名字給記起來,因此為了方便上課,我幫他們每一個小和尚都取了英文名字。
圖:與小和尚們上課
因為他們所接受的教育並不是一般正規傳統學校有體制的。當寺廟還只有我一個志工時,努力想要讓他們的英文能力是能日常溝通的,所以教導的內容還是偏實用性、日常對話為主,後來有別的志工加入,我們便討論,現在既然有兩個老師,就能夠依照他們的英文程度分兩班,因材施教,這樣學習的效果也會比較好。再來就是小和尚有些是調皮的小男孩,上課很容易分心,一開始對我來說是很難掌控的,後來就找到一些獎勵機制並利用獎勵的方式或是上網找到一些小遊戲來讓他們專心。最後的效果也非常棒。
圖:與小和尚們一起玩躲避球
也分享個有趣的故事,有次和小和尚們吃午餐時,Frank不小心把他的大餅弄到地上,結果Max看到後毫不猶豫,直接把自己的餅分一大半給Frank。那個神情,完全沒有任何覺得自己很捨不得大餅或是覺得自己分享大餅自己超棒之類的,一切都是發生得那麼自然,當下我真的超級感動!怎麼會有那麼無私又善良的小朋友。
很多次與尼泊爾人交談,他們都說我長得很像尼泊爾人,還提到有關尼泊爾的種姓制度,有些人甚至跟我說如果我沒開口說英文,他們還以為我是尼泊爾人。我很疑惑,同時也覺得很有趣,就查了一下,原來尼泊爾人種很多,確實在路上也看到很多不同的面孔。至於種姓制度,目前政府已經強制廢掉了,教育上還有其他權利上也沒有太大的差距,不過生活中還是存在的,像是聽當地人說同一階級的依然只選擇和同一階級結婚。
還有很特別的是尼泊爾沒有自來水的管路,而且又是極度缺水的國家,因此他們都是叫水車。在我到達的第三天早上看到有一台水車在hostel樓下真的覺得很酷。而且尼泊爾人習慣洗冷水澡,基本上他們的熱水是很少見的,一般都是利用太陽能,因此大部分是白天時間才有熱水可以用。
圖:水車
再來就是這邊的公車!沒有特別的定點,除了司機,會有一位收錢的人員站在公車門口,公車的門不是自動的,是手動的,大部分時間也是開著的。收錢的那位會一路看路邊有沒有人需要搭公車,沿路叫著他們會去的地名,或是可以向招攬計程車一樣把公車叫著,問他有沒有到達你的目的地。有時候司機不等你,甚至還需要邊跑邊上車或是稍微微跳車!雖然有點危險不過也超有趣的!
圖:很有趣的公車體驗
在做志工期間也有另外一位來自奧地利與我不同機構的志工來到寺廟服務。他人很好,放假時我們一起去參訪當地最大印度教的廟還有全世界最大的佛塔,以及追日出,還有探訪當地孤兒院兩次,創造了很多美好的回憶。他的人生閱歷比我來得多,從他身上也學到不少東西。
圖:與朋友們一起追日出
我覺得這是我此生做出非常好的決定之一,我非常推薦大家(特別是同齡人)也來尼泊爾擔任志工,並且待上一陣子體驗當地生活。會給予你與以往生活不同的精彩,也給予你更加廣大的視野、激發你非常多的想法。同時,除了能讓自己更加獨立堅強之外,心靈上也更加富足,更加懂的知足、謙虛。而我在尼泊爾的時間,每天都飛快如流水,轉眼間就過完一個月了,可見我是非常享受當地生活的,相當充實,我自己都感到非常意外!雖然在設備上或是其他生活起居上確實有些不便性,像是全部衣服都需要自己手洗,熱水也並不是全天候供應,時常停水、停電。但這也是另外一種生活體驗,不便但卻帶有新鮮感。
一個月在尼泊爾的生活,時間飛逝如流水,平平無奇的日子卻充滿喜悅。只要與小和尚們相視就會彼此大笑,在這大笑不需要任何理由,只因為擁有彼此,共同享受這份時光。即便每天看似過著差不多的生活,卻在每一次的遇見,每一次探索新的環境,讓我每一天都更加堅強、獨立。重塑自己,完整自己。在這快樂的成本很低,你會發現很多事情的發生不需要理由,命運真的會讓它發生。簡單真實又美好的回憶。
通過了這次的經驗,我相信在未來我也將擁有更大的勇氣去做任何我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