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芳遠/2020-2021年芬蘭長期志工
照片由作者提供
當初會決定出發,是因為自己親友還有同學也曾經是ICYE的交換志工,看著他們歸國後都有不小變化,應該說是視野的不同。也想想趁著學生身份轉變為社會人士之間的空擋,給自己一個Gap Year勇敢去嘗試不一樣的新事物,就這樣到了芬蘭!我在芬蘭服務的單位是「Kainuun Opisto」在中芬蘭Mieslahti鄉間 一所由民間組成的社會性學院,其中輔導許多在就業中老年、幼年發展、青年活動等等之全齡教育!(屬北歐社會特有教育機構)
作為國際志工,我給自己的目標是在說“我不要”之前,盡力去嘗試所有新體驗與各種任務。勇於挑戰不同工作,在這一年中,除了需要用到芬蘭文辦公的行政類的工作,其餘我幾乎都有參與(即使是員工會議)砍材、園藝、室內清潔、旅館房務、派對活動組織、劇團演出、語言學生、餐廚工作…等
當然,一定也會碰到一些問題或挫折,但都很幸運地克服了這些困難,像是
- 在非英語系國家生活,除了語言問題不一定能有效溝通,但是秉持著良好溝通態度,從未遇到真的無法解決的問題。
- 文化差異,在異國生活一定會有所衝擊,在工作上、生活上飲食上,都存在著『不同』,尊重差異並且欣賞不同的文化,才能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從社交冷漠的芬蘭人,到後來不捨我離開淚流滿面的溫暖同事們)
在2020年時, COVID-19影響全世界的生活步調,尤其是歐洲國家更為嚴重,而我所在的國家-芬蘭,防疫控制算是還可以,可能源自於不喜社交的芬蘭人天性,保持著距離,因此對於他們應該影響不大,而我們這些從家鄉來到這裡的“外國人”,卻因為封城少了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常常覺得特別孤單,但也是一個機會,停下來好好認識『自己』,學會與自己獨處,好好生活也是生命中重要的課題,保持樂觀態度,珍惜每一天在服務單位的人、事、物。
對我而言,從飛機落地的那刻,這片土地上的所有認知都是『全新』的,我想一句話適當概括「芬蘭」應該是國民高水準,用高科技生活在『最自然原始』的人類文明。這裡社會有序、尊重自然、彼此友善(冷漠且害羞)!是特別且可愛(ihana)的北歐國度,親身體悟到這世界絕對不只有一種答案!
或許受到成長背景的影響,我們被灌輸了特定的價值,也養成根深蒂固的習慣, 就像戴上了特定顏色的鏡片,時間久了,鏡片度數疊加,滿足於既定認知下,讓我們對新事物少了嘗試的勇氣,最後也像盲了的雙眼。在亞洲文化下成長的我們,被教育要像賽馬一樣向前衝,千萬不能落人後!但,賽馬被遮住兩側的視野,才會不顧一切地向前狂奔。 如同賽馬般的我們,是否忘了停下步伐,好好看看周遭那些被忽略的風景,靜靜聆聽內心的聲音。
記得在回國前3天,先行告辭工作單位,南下首都Helsinki 為了取得搭機前72hr Covid-19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當時工作單位慷慨地為我預先支付了昂貴的檢測費用,並聯繫好一切相關醫療院所(Mehiläinen),但是突發事件總是會在危急時發生,當時一個人走在無人煙的首都街頭,-20左右的氣溫,照著手機map指示,但走了2小時始終找不到檢測站,剩下48小時航班就要起飛…在心急如焚的時候,奇蹟發生!空無一人的街道,出現一位婦人,我急忙向前問路,卻被芬蘭人冷冷的回覆:「我不說英文。」,我趕緊用幾句芬蘭文問好,才知道她也在找尋相同的目的地,手勢示意我可以跟著她,後來我們終於抵達檢測站,我向她道謝,但她也只是冷漠地點點頭。這才是我習慣的芬蘭人(表情冷漠,但無論如何依舊會幫助你)
經過這一年來,我已清楚凡事沒有對錯,只有「不同」,足夠瞭解才能懂得且珍惜每一次的交流。
「其實生命中都會有最好的安排!它會在剛剛好的時間點發生,只要我們願意去相信,並且選擇友善的對待他人。」
這是我這一年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