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uchi/2018-2019年德國長期志工
照片由作者提供
因為還不清楚以後要幹嘛,又想休息久一點,覺得還是要做一點事,順便出去走走,所以決定換個地方感受一下。初到德國的前三個月,當一個人躺在床上時,一直有不真實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換一個地方生活,每次醒來都不是熟悉的地方。現在想來,在疫情下,能自由出國、無拘束的四處走走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原本的生活,像是在一個梅比斯環裡循環,周而復始,所以,決定給自己一年的時間,換個地方生活看看。
在小鎮的輕鬆步調,路上有時會有不太確定的人向我打招呼,總想不起來是在哪碰過面或被誰小小介紹過,打完招呼仍一頭霧水,這是習慣都市生活所沒有的感受。在一間邊境的幼稚園裡,沒有大中小班,而是將不同年齡的小孩都放在一起,混齡,讓他們可以互相幫助、學習,以及身障兒童也在一起。而我的工作內容,簡單的說,是照看這些孩子在幼稚園的一切,備餐、廚房清潔、換尿布、穿脫衣服、陪睡覺、坐公車、一點點指導,以及一起盡情的玩耍,一起探索森林,一起成長,很開心在這一年遇到這些小精靈們。
在德國,一開始切換到工作模式時,仍習慣速速的,被同事點了,是的,Langsamer,現在的工作並不會危及到任何人的生命安全,不需要把自己發條上那麼緊,慢慢來,有什麼關係呢!語言是不是問題呢?是也不是,快熟的輕易打成一片,慢熟的慢慢的認識孩子們,漸漸能一個個聊天,才發現他們來自世界各地,五大洲各種種族都有,以德國居多,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連這裡的同事也是世界各地都有;雖然有語言課,但前幾個月只有非常基本的德文,後來就放手,把想說的用記得的單字拼湊,文法一樣亂七八糟,但大家加減也聽得懂,哈。
曾有小孩要我唸故事書,一開始用著蹩腳的德文照著發音卡卡的唸,硬生生唸完自己都不懂的文字,孩子還是很愛聽;有時候我會看著圖片用英文自由發揮的唸,唸完試探的詢問都會回我有聽懂;漸漸的認識比較多德文單字後,有讓我唸得比較順一些,很可惜沒有一本德文童書可以整本理解。
自己的習性之一是害怕犯錯,害怕自己讓孩子有錯誤的觀念或行為,同事曾跟我說:你可以選擇你覺得對的去做,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端看自己認同什麼樣的做法。
一年很長,也很短,在前半年感覺還很久,慢慢熟悉,生活了六個月後,就覺得一切又過得飛快,一轉眼就要結束了。在這裡學會取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該休假就該休假,明確區分開工作與日常的時間,才能走得長久。
『現在回首,會覺得就像人生電影中的一段動人插曲,感謝一同演奏的音樂人,曲終會散,電影還沒結束。』2018-2019這一年是很不一樣的一年,世界跟我原先的印象有那麼些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