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內容
ICYEICYE
  • 年度說明會場次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媒體迴響
    • 「非你莫屬」個人補助計畫
  • 成為國際志工
    • 6個月/12個月
      • ICYE長期志工
    • 3個月(含)以下
      • ICYE 短期志工
      • 印尼工作營
  • 接待國際志工
    • 成為工作單位
    • 成為接待家庭
    • 成為語言營志工
  • 經驗分享
    • 出國志工
    • 來台志工及語言營志工
    • 接待家庭
    • 25週年攝影展
    • 25週年特刊
  • 關於我們
    • ICYE 聯盟
    • ICYE 台灣
  • 常見問題
  • 聯絡我們
  • EN

志工分享

【二十週年紀念】出走,是更新重建的開始:帶來人生改變的ICYE

作者:林頌恩/1992年首屆交換青年、ICYE TAIWAN第四屆理事長

2012年是台灣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協會(International Cultural Youth Exchange, ICYE TAIWAN)派送本國青年至國外與接待外國青年到台灣以來的第20個年頭。這20年來,經由台灣ICYE安排參加交流活動的國內外青年近千人,經歷了人生中備受衝擊與祝福的特殊成長機會。如果再加上被他們牽動的家人、工作單位同事與親友,可說影響更不可計數。

回想當年,台灣能加入ICYE此一國際組織,就要提到一手促成ICYE TAIWAN誕生的林信堅牧師。林牧師常在出外的過程中,從陌生人的接待與關心體驗到上帝的愛。同樣的,他也用這樣的態度接待來台灣的外國人,更鼓勵台灣的年輕人要有國際視野,希望從實際對等交流中突破台灣國際外交的困境,藉由「台灣走出去、外國走進來」的交換青年方式,讓雙邊建立起相互認識的基礎,落實ICYE最早誕生於美國與德國之間交流計畫的初衷。

ICYE的C,早期係指Christian(基督徒),這是因為ICYE的歷史起源於二次大戰後,美國與德國兩地基督徒希望藉由展開接待彼此青年的計畫,理解凝塑雙方意識背後的文化社會因子,以減少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不必要的誤解與仇視。之後背景為Catholic(天主教徒)的拉丁美洲也加入此一組織,並擴展至5大洲皆有會員國,至今C已擴大為Cultural(文化的)。神造世人,各種族群文化亦為上帝創造物所造,當我們在深度交流中進行分享,也等於是擴大我們對於不同地區兄弟姊妹文化性格與社會處境的認識與視野。

身為林信堅牧師的女兒,1992那年,我跟妹妹成為首屆交換青年的白老鼠之一,開始我們打破一切、重新再來的人生體驗。從女兒的成長與轉變,向來最愛「呷好鬥相報」的林牧師於是更肯定ICYE開拓人生視野的意義,如同熱心傳福音那樣說講鼓吹年輕人參與。

當我們有機會身處不同的環境,從撞擊中產生沉澱並進行自我探索,反思自己從小不自覺習慣或者無意識的一切,暫時離開行進的軌道,就有機會像個小嬰兒一樣重新成長。

事實證明,很多人的生命因為參加了ICYE而變得不一樣。可能是因為在過程中領略了什麼事情,學會了什麼技藝,開展了什麼樣的關注,種下了什麼樣的夢想,於是能長出勇氣的羽翼,在結束一年的活動之後,更大膽面對開展第二人生的可能。

至少就我而言,我對博物館與美術館的喜好、對於多元文化的敏感與洗禮、伸縮曲折之間的調適與膽氣,乃至於現在念書接觸民族主義的興起以及對於歐洲國家的認識,有很多都是當年到德國當交換青年時置身其中的立體刻印。我覺得我老爹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他總認為,教育才是真正帶在身上一輩子看不到的影響,直接把孩子丟到國外去練習如何在掙扎中活下來,這樣的經歷可以陪伴著年輕人繼續自己勇敢地往前走。

可能有人會覺得,一樣是出國,為什麼還要花錢到國外當志工進行文化交流,而不是參加打工度假還能抱回一桶金呢?我認為,這差別在於目的與收穫的不同。打工屬於生產線上以勞力換取報酬的密集作業,較少有機會深入當地人的生活並嘗試多樣化的體驗,更別說有時間從工作中沉澱、探索自我。以志工身分接觸不同的人群,掏洗不同的歷練,賺到的絕不是金錢,而是比金錢更重要的人生寶藏。

那麼,ICYE帶給我們這些回國交換青年的意義是什麼呢?我常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在20年之後,我終於從Marshall Berman對「現代性」的論述,找到了這個答案:「有一種至關重要的體驗方式──對空間與時間、自我與他者、生活中的可能性與風險的體驗──這是今天全世界的男男女女所共有的。我把這種體驗的實質內容稱為『現代性』。成為現代的,就是要在一種使人指望冒險、權力、享樂、成長、改變自我和世界的環境裡找到自我──與此同時,這也有可能毀滅我們擁有的一切、我們知道的一切、我們現在成為的一切。」(引自David Harvey著、閻嘉譯,2003。《後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參與ICYE的經歷,就像邁向現代性那樣,讓我們再也回不到過去,打破了我們因循、習慣、珍愛的過去,混合了最堅定也最不想放棄的碎片,然後重新出發,寫下新的歷史。

謝謝林牧師對台灣及對年輕人的愛,即使他已離開我們6年,仍能讓這麼多人因為ICYE的存在而繼續創造不一樣的人生。

原刊載 《台灣教會公報》 3175期 2012 年12月31日—2013年1月6日 p.14-15

出國志工

【我思我見】尼泊爾的探索故事

【我思我見】在厄瓜多亞馬遜叢林當泰山的那一個月!

【我思我見】在丹麥找到我的第二個家

──── Read More

來台志工&語言營志工

【來台志工側寫】我眼中的宏都拉斯志工:Katherine

2015年 ICYE語言營上工囉!(2/2)

2015年 ICYE語言營上工囉!(1/2)

Farewell ! ICYE 語言營

我的2015年夏天:與 ICYE語言營,來場美麗的相遇吧!

──── Read More
TAG
丹麥 來台志工 冰島 出國志工 南美洲 印尼 印度 厄瓜多 哥斯大黎加 國際志工 國際志工招募 奧地利 媒體報導 宏都拉斯 尼泊爾 德國 接待家庭 文化交流 日本 林信堅牧師 歐洲志工 比利時 法國 波蘭 獨立評論在天下 瑞典 瑞士 短期志工 紐西蘭 義大利 肯亞 芬蘭 英國 西班牙 語言營 說明會 講座 越南 長期志工
Facebook-f Instagram Youtube

ICYE Taiwan

  • 701台南市東區東門路三段37巷7​5弄28號
  • 06-2671471
  • 06-2673203
  • 台內社字第9013751號

聯絡我們

  • 海外志工:icyetaiwan.sending@gmail.com
  • 其他業務:icyetaiw@ms1.hinet.net
  • 行銷推廣宣傳:icye.marketing@gmail.com

© 2020 ICYE Taiwan

  • 年度說明會場次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媒體迴響
    • 「非你莫屬」個人補助計畫
  • 成為國際志工
    • 6個月/12個月
      • ICYE長期志工
    • 3個月(含)以下
      • ICYE 短期志工
      • 印尼工作營
  • 接待國際志工
    • 成為工作單位
    • 成為接待家庭
    • 成為語言營志工
  • 經驗分享
    • 出國志工
    • 來台志工及語言營志工
    • 接待家庭
    • 25週年攝影展
    • 25週年特刊
  • 關於我們
    • ICYE 聯盟
    • ICYE 台灣
  • 常見問題
  • 聯絡我們
  • EN